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 博客來e-coupon 分享
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
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
上禮拜跟朋友去逛書展,買了不少書回家看~~~
平常有時間我會多看書,增加學校之外的知識
任何領域我都有涉略,看書真的很有趣!!
而我通常都是上博客來網站購書
上網買書真的比在書局來的方便!
搜尋引擎一查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
連簡介、書評都一目了然!
甚至排行榜書籍都能夠清楚的知道呢!
另外今天想要推薦大家我最近看的書!
→ 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
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一看呢!
它帶給我了我不少收獲
我也都會分享給讀書會的朋友!
真心推薦給喜歡閱讀的你們

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
本週熱銷商品: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$$$
智財權的三不管藍海地帶!
到底智慧財產權是保護創新?還是保護抄襲?
你絕對沒想過答案是「以上皆是」
Prada的CEO派特里奇奧.貝爾泰利說:
「如果沒人仿冒我們的產品,我會更擔心。」
時尚圈抄襲已不是新聞,舉兩個最誇張卻最知名的例子:
案例1:法維亞納是一家仿製明星禮服的公司,他們最得意的事情,就是能在星光大道畫面播出的十分鐘內,設計團隊就已開始製作「最新」的明星晚禮服,而後用「十分之一」的價格販售,並大獲其利。
案例2:社交名媛芭黎絲.希爾頓上了《大衛深夜秀》之後,時尚品牌Forever 21隨即推出了一款只要四十美元的連身裙,它和希爾頓身上那件Foley + Corinna的連身裙相似度沒有百分之一百也有百分之九十九!許多Forever 21的顧客,不管他們是否知道Forever 21涉嫌抄襲,他們購買Forever 21的裙子,只是因為他們喜歡裙子的設計,而且也一樣只要用「十分之一」的價格就能買到。
身為認真創作的苦主設計師,通常是巴不得這些公司都能被法律與道德審判,但在美國,除非真的觸犯到商標法,否則作品本身的抄襲是不被規範的,然而更奇妙的是,對於時尚圈而言,很少人會花大把力氣上法院,抄襲甚至被看成是產業循環的一部份!
法律背景出身的兩位作者卡爾.勞斯迪亞和克里斯托夫.斯布里格曼,就是利用這些對於抄襲有著高容忍度的行業,去探討無法可管,是不是真的會造成創新的滅亡?傳統觀念中,我們的確認為模仿、抄襲就是壞事,仿製品將會扼殺一切創新。然而,真的是這樣嗎?這在本書中,透過許多不同行業的故事舉例——時尚、美食、喜劇、橄欖球、字體、金融、音樂,我們可以看到,模仿與創新這把雙面刃,在某些情況下,限制的確保護了創新的根基,但在其他情況下,法律的不規範反而能促成更強大的創造力。在這些特定的行業中,抄襲與模仿的盛行,非但沒有讓這些產業走向滅亡,反而帶起一波又一波的流行。
在這本書中,透過一個又一個與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各種產業案例,我們或許能重新檢視,到底什麼是「創新」?世界上是否存在著「百分百的創新」?而什麼樣的法律限制(或者不限制),才能既保護創新的基底,又能促成創新的發展?
【專家這麼說】
「模仿、抄襲促進競爭,進而激發創新,終而達成進步。智財權的訂定及嚴厲執行,恐造成壟斷、阻礙市場的發展及扼抑創新的蓬勃,甚至演成人人為近敵的田地。」——吳惠林|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
「掙扎在經濟轉型、世代正義和尋覓新救世主產業當中的臺灣,應該看看『模仿』如何在歷史的脈絡下到處擊發創新!」——徐子涵|開放知識基金會臺灣負責人
「『開源』讓任何人都可以拿著作品,朝新的方向繼續創造。只有放下對自己作品的執著,才能與全世界一起協作。」——唐鳳|自由軟體文化工作者
商品訊息簡述:
- 新功能介紹 作者: 卡爾‧勞斯迪亞, 克里斯托夫‧斯布里格曼
- 譯者:老卡,蔣漫,連璉
- 出版社:行人 新功能介紹
- 出版日期:2016/02/25
- 語言:繁體中文
抄襲經濟學:模仿如何激發創新